當前位置:比比招標采購網 > 國際視野 > 新技術賦能,城軌車輛逆勢快跑[2020-5-18]
發布人:比比招標采購網 發布日期:2020-05-18
中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4月25日成功中標杭州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電動客車招標項目,收獲近年來單個車輛項目最大訂單。
自2月11日率先復工,中車浦鎮“開足馬力”,目前公司本部及4個外埠制造基地“火力全開”,總產能已超過正常水平,僅城軌地鐵車輛就交付近700輛。
作為有著百余年制造史的軌道交通裝備研究和制造專業化生產企業,中車浦鎮直面疫情嚴峻考驗,危中尋機,實現難能可貴的逆勢增長。一季度,城軌板塊營業收入增長18%。
列車交付線路投運喜訊連連
全力抗擊疫情帶來的影響與挑戰,中車浦鎮以城市軌道車輛為代表的生產經營喜訊連連。
4月8日,蘇州軌道交通5號線項目首列車身披紅色“桃花裝”,現身蘇州滸墅關車輛段。這是中車浦鎮繼A型全自動駕駛列車后完全自主設計和制造的全新B型全自動駕駛平臺項目,也是我省首條全自動駕駛項目。明年秋天,該項目將在吳中區的太湖香山站到蘇州工業園區的陽澄湖南站間正式投運。
4月17日,中車浦鎮制造的合肥軌道交通4號線項目首列車輛安全運抵合肥南崗車輛段。這是浦鎮公司與合肥軌道公司繼合肥1、2、3、5號線后合作的又一個地鐵車輛項目。全線47列282輛車,采用國內先進的B型“鼓型車”車體,每列車滿載乘客2054人,最高運行時速80公里,預計2021年12月開通運營。
在杭州,中車浦鎮的業務版圖更是日新月異。同在4月17日,該公司制造的杭海城際鐵路首列車成功下線。杭海城際鐵路開通,可實現從杭州余杭高鐵站出發25分鐘抵達海寧皮革城。一周后的4月23日,由中車浦鎮設計制造的杭州地鐵5號線后通段、16號線同步開通。杭州地鐵首次同日雙線齊開,也創下一天通車里程最長紀錄。其中,16號線最高設計時速120公里,成為杭州“跑得最快”的地鐵。地鐵5號線全線40個站點有16個換乘站點,被稱為杭州地鐵“換乘之王”。
作為新基建、新產業的重要成員,城市軌道交通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日益凸現,全國各地特別是長三角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格局競相展開,中車浦鎮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為疫情下的穩步發展奠定了基礎。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定南說,中車浦鎮今年要實現銷售收入創歷史新高的目標,生產任務非常繁重,僅城軌地鐵車輛在手訂單就有2200多輛,“這就必須勠力同心,迎難而上,把因疫情耽誤的時間補回來。”
如今,除了公司設在南京江北新區的本部基地開足馬力生產外,杭州、合肥、蘇州、蕪湖等生產基地也啟動滿負荷甚至超負荷生產模式。蘇州基地將一條有軌電車生產線轉產城軌地鐵,杭州基地迅速啟用處于適應狀態的新生產線,產能實現翻番。同時,加快推進首個“走出去”制造項目——印度生產基地,力爭明年7月建成,實現200輛城軌車輛年產能,為深耕印度市場提供支撐。
362家配套企業全部復工復產
突如其來的疫情帶來的挑戰前所未有。對制造行業而言,物流不暢、產業鏈堵塞,一度成為橫亙于面前的鴻溝。
軌道車輛制造業運輸有其特殊性。軌道車輛屬于超限運輸,疫情期間無法運出廠,導致產品積壓,企業內部周轉困難。中車浦鎮組織運輸公司通過交通協會,爭取國家相關部門盡早出臺政策,打通大件運輸堵點。在企業內部,通過協調新老廠區資源,將積壓車輛轉運老區臨時存放,確保新區生產有序進行。通過多措并舉,物流運輸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作為行業龍頭,中車浦鎮公司一邊千方百計謀求自身發展,一邊發揮“牽引”作用,帶領整個產業鏈加速擺脫疫情影響。1-4月,拉動南京康尼公司、江蘇今創集團等企業原材料及零部件配套供應12億元。
中車浦鎮所在的南京江北新區,與安徽省滁州市來安縣汊河鎮一河之隔。依托江北新區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來安縣打造了以軌道交通裝備為特色的產業園,其中與中車浦鎮配套的企業有125家,配套金額近十億元。疫情發生后,兩邊人員往來中斷,中車浦鎮居住在汊河的員工過不來,來安園區的配套中小企業的產品發不出,原本無縫對接的產業鏈變成無法對接。對此,中車浦鎮積極配合江北新區,共同成立復工復產協調小組,梳理軌道交通產業鏈上的所有企業,通過人員流動互認,物資運輸車輛共保,應急物資互幫,助力全產業鏈加快復工復產。
目前,與中車浦鎮配套的362家企業全部復工復產,受到省市相關方面的積極評價。
新技術新產品注入發展新動能
發力新基建,開拓新產業,培育新動能。對于中車浦鎮而言,這些是難得的發展契機。該公司不斷加大科技研發和自主創新力度,加快城軌車輛提檔升級步伐,把大量“智慧”軌道交通最新科技成果應用于生產實踐,著力提升人們的出行體驗感和舒適度。
不久前交付的蘇州軌道交通5號線列車,按照全自動駕駛標準中最高等級GOA4設計,植入AI技術,從運營伊始即進入無人值守的全自動無人駕駛狀態。通過新增的“司機眼”系統,一旦列車停站時車門和屏蔽門的縫隙間有人或物品,列車即自動靜止,提高乘車安全系數。
杭州地鐵16號線之所以“跑得快”,得益于高達3:1的動拖比,列車網絡系統采用AB通道冗余設計,配置大數據存儲、分析、處理平臺——健康診斷系統等一系列新技術的應用。
智能制造、數字化轉型等方面的探索實踐,為中車浦鎮疫情下逆勢快跑積蓄了能量。有關人士形象地描述:公司的生產和產品,通過物聯自動化,讓底層設備及物聯數據連接,實現“肢體相聯”;通過業務信息化,讓各業務模塊數字化運行,實現“血脈相通”;通過大數據平臺,匯集企業全量數據,存儲、記憶、分析、處理,幫助企業重新定義產品運營服務模式,實現“大腦運轉”;通過應用智能化,實時接入車輛動態數據,實時預警、預測運行車輛健康狀態,快速、高效發出“神經指令”,讓“產品即服務”成為現實。在中車浦鎮海泰制動設備公司,智能化產線、智能檢測裝備、核心業務信息系統、大數據平臺已投入使用,5G技術也已落地。
中車浦鎮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滿足新基建、新產業快速發展的需要,今年以來,中車浦鎮積極引進人才特別是技能型員工,僅公司本部就已招聘200名新員工,不久將充實各崗位,為公司長遠發展注入新生力量。
記者 邵生余
通訊員 韋 琳 王紹禮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