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比比招標采購網 > 行業聚焦 > 東營市河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推行“四全五化”運行模式著力打造公平高效陽光的交易平...
發布人:比比招標采購網 發布日期:2020-05-21
東營市河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成立以來,始終重視公共資源交易工作創新與制度創新,突出服務重點,立足服務一線,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學、規范、嚴密的“四全五化”運行模式,著力打造一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有效地促進了全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
“四全”即交易全公開,評審全封閉,監控全覆蓋,制度全滲透
交易信息全方位公開。公共資源交易是一項社會關注度高、政策性強、利益矛盾復雜的工作,抓好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公開與管理,是實現公共資源交易公平公開公正的關鍵。一直以來,中心不斷完善交易信息公開工作機制和各項工作制度,切實加強領導,高度重視公共資源交易信息公開工作,安排了分管責任領導,抽調專人負責信息的發布與維護。通過開發建設河口區公共資源交易網、購置觸摸查詢一體機、安裝高清全彩LED顯示屏、設置服務臺、印制《電子交易系統使用手冊》、《服務指南》等方式,對外公布,做到了線上、線下融合、全方位信息公開,實現了公共資源交易信息的“應公開、盡公開”。同時聘請“兩代表一委員”作為社會監督員,對公共資源交易的全過程進行有效監督,實現了公共資源交易由結果公開向過程公開邁進,努力促使公共資源交易公開、透明、高效。
專家評審全封閉。公共資源交易項目進程中,評審工作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提供足夠安全、便捷、保密的工作環境,是保證公共資源交易工作順利開展的必備條件。中心四樓設有全封閉評審區域,門口設有門禁一體機和自動感應設備,評審專家不得將通訊設備帶入評審區域,統一存入物品存放室后,驗證身份證或者指紋方可通過;四樓封閉區域外設有詢標室,評審過程中評審委員會成員和交易人若需就投標文件中答疑和澄清的問題進行交流,可通過變聲語音詢標系統進行,有效避免了評審專家身份的暴露,切實保證了評審過程的保密性、嚴格性、規范性,實現了評審專家與外界隔絕,獨立進行評審,為公共資源交易工作的順利開展保駕護航,有效保障評審結果公平公正。
交易場所監控全覆蓋。為保障公共資源交易工作的順利開展,提高交易過程中處理問題的能力,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四樓設有監控室,內部配備了視頻監控系統,實現了對交易室、評審室、樓道、辦公區域的全方位、無死角音視頻監控,同時配備了耳機設備與回放系統,可以實現開標過程的即時監督、錄像回放,便于中心及時掌握交易現場的運行情況,及時處置交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便于行政監督部門、交易人對交易過程的全程監督,確保交易秩序井然有序。中心將每次開標過程的監控錄像都進行刻錄,開標完成后嚴格按程序進行科室間交接,并將刻錄光盤存入消磁柜中,確保監控視頻安全、完整的保存。
監督內控制度全滲透。中心建立全程監督制度,項目交易過程中,邀請行政監督部門、公正處全程監督,不定期邀請社會監督員現場監督,并及時收集監督對象提出的問題以及工作建議,形成問題臺賬,定期匯總,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形成整改方案,及時整改;同時積極做好人大監督評議工作,邀請交易人觀摩開標活動,從群眾角度發掘問題,找出短板,及時落實改進措施,全面提升服務水平,努力使交易主體滿意,著力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同時,建立內部管控制度,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按照交易流程設置了受理部、網絡信息室、監督室、交易部、評審部等科室,按交易程序分配工作職責,分別制定科室內部工作制度,實現了公共資源交易過程環環相扣,形成各科室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相互協作的風險防控體系,堅決杜絕崗位腐敗,保障各項工作在陽光下運行。
“五化”即交易全流程電子化、交易程序規范化、交易檔案電子化、交易服務便捷化、服務隊伍專業化
交易全流程電子化。綜合開發使用公共資源電子交易平臺,在全市率先實現公開招標、競爭性磋商、競爭性談判、詢價、單一來源等交易方式的全流程電子化運行,實現了交易過程的無紙化、公開化、便捷化,無紙化、即全部的流程在網上進行,進而實現電子合同、電子簽章、電子備案;公開化,即除了不宜公開的,要將公共資源交易的所有內容向社會公布;便捷化,即采購單位、供應商、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可多終端登錄系統,進入相應環節的交易流程。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逐步形成了以公共資源交易流程為主線,以電子信息技術手段為支撐,以崗位腐敗風險防控為保障,三線合一、相互支撐、相互制約的監督制約防控體系。
交易流程規范化。深入研究電子交易平臺各模塊功能,從項目進場備案到招標公告發布、招標文件制作上傳、標書下載、答疑、投標文件電子制作加密上傳、解密開標、電子評標、成交公告等環節,有效規范交易流程,填補交易漏洞。同時實行分段式流程管理將交易各關鍵環節進行單元管理,所有項目按照統一流程、標準進行,分段負責管理和服務,建立臺賬交接制度,各業務崗位既相互銜接,又相互制約,能夠促使交易服務更加專業化和規范化。與傳統的按項目類別設置流程和崗位相比,更加有利于公共資源交易簡化辦事環節,優化服務流程,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更加有利于公共資源交易過程筑牢廉政風險防控屏障,確保交易過程陽光透明。
交易檔案電子化。每項交易項目參與企業眾多,交易資料數量龐大且不易存檔。為提高檔案資料存儲、查閱的便捷性與安全性,中心將項目采購中的立項審批、招標公告、招標文件、報名資料、評審資料、中標通知書和合同等全程錄入電子化系統,將全部資料刻入光盤,形成完整的電子檔案,減少了人工整理紙質檔案的時間耗費和物力成本,便于采購人的存儲于查閱;開標結束后與采購人現場檢驗資料的完備性,填寫電子檔案交接單,進行當場交接;制定了交接資料記錄臺賬,對全流程各環節、各項資料的交接情況進行統一記錄,確保電子檔案交接沒有遺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與服務質量。
交易服務便捷化。公共資源交易工作程序嚴謹,對各企業的資料提供以及專家評審質量要求較高,極易出現問題。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以提高交易效率為出發點,深入發掘公共資源交易過程的堵點、難點,以提升工作水平與服務質量為目標,不斷研究開發交易系統各項功能,推行了投標保證金一鍵退回、潛在交易人網上報名、采購人網上遞交采購需求、系統自動比對數據等措施,有效減少了交易人往返交易場所的次數,減少了評審專家的工作量,交易服務更加方便快捷,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加有利于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公共資源交易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
服務隊伍專業化。公共資源交易工作具有很強專業性,涉及面極廣,建設一支專業素養高、管理標準統一、服務質量好的隊伍,是新時期下開展公共資源交易工作的關鍵所在。2018年11月,中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引進山東省特發商務服務有限公司服務公共資源交易,河口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成為山東省首家在行政事業單位推行政府購買政務服務的典范。引進的公司按要求配備專業技術人員,統一管理標準,規范交易流程,推行專業化、標準化服務,比如工作人員請3天以上的假,公司會按要求及時調配,需要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公司會按要求給予配備,若出現人員考核不合格情況,公司按要求給予調換,有效保障工作無縫銜接,切實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充分發揮了財政資金的綜合效益,推動全區公共資源交易事業再上新臺階。
(來源:山東省公共資源交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