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比比招標采購網 > PPP資訊 > 央廣網:PPP模式助力冬奧場館后續運營[2022-3-15]
發布人:比比招標采購網 發布日期:2022-03-30
央廣網:PPP模式助力冬奧場館后續運營
2022-03-15
央廣網北京3月14日消息(記者劉柏煊)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作為冬奧遺產之一的冬奧場館即將“換裝返場”。隨著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畫上圓滿句號,冬奧場館向公眾開放正在加快提上日程。鮮為人知的是,多個冬奧場館都采用了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進行全周期管理,社會資本方也將參與到場館后續開發和運營中。
記者14日從有關方面了解到,一些冬奧場館的撤場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等到撤場工作完成后,將立即啟動改造工作。按照目前各方披露的“時間表”,不少冬奧場館計劃“五一”之前開門迎客,比如“冰立方”(國家游泳中心)計劃4月份就對外開放;延慶賽區的奧運村有望在5月份具備對外接待的條件。
北京冬奧組委新聞發言人嚴家蓉日前表示,冬奧場館的賽后利用主要有三個方向:“一是積極申辦、舉辦高水平賽事,申辦如世界杯這樣的國際專業賽事;二是文旅和綜合開發,如首鋼園會以‘北京冬季奧林匹克公園’的身份來陪伴市民,讓‘雙奧之城’的北京擁有‘雙奧公園’;三是場館將向社會開放,來滿足賽后大眾對冰雪運動的需求。”
與其他冬奧場館有所不同的是,“冰絲帶”(國家速滑館)、“雪飛燕”(國家高山滑雪中心)以及延慶賽區的奧運村、山地新聞中心、大眾雪場等都采用了PPP模式來建設,這意味著,場館后續的開發和運營也將由政府方和社會資本方共同來完成。
以“冰絲帶”項目為例,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持股49%,多個社會資本方合計持股51%;項目合作期為30年,其中,建設期約3年,奧運服務期約2年,賽后運營期約25年。
北京市工程咨詢有限公司PPP咨詢事業部總經理黃文軍表示,體育場館的賽后運營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頭疼的事”,提前布局、引入專業化的社會資本有望破解難題。
“冬奧賽事結束后,‘冰絲帶’、延慶賽區兩個PPP項目分別移交給社會資本組建的兩家項目公司進行改造、運營。總體上來說,PPP模式引入專業的社會資本,以市場化的方式開展賽后場館運營工作。比如,‘冰絲帶’引入華體集團,他們是為‘鳥巢’‘水立方’提供專業體育賽事服務的公司;延慶賽區引入萬科集團,他們在滑雪度假產業運營方面是積累了一定經驗的。”黃文軍說。
在“冰絲帶”的改造上,很多工作已做在了前頭。嚴家蓉說:“國家速滑館是一個全冰面的設計,之所以這么設計,就是考慮到了賽后要向社會開放的需要,可以同時容納2000人上冰。”
未來,普通老百姓和奧運迷們除了可以到國家速滑館滑滑冰,還可以到延慶賽區轉一轉。
黃文軍透露了延慶賽區的改造利用方向。“按照計劃,延慶賽區在賽后除了繼續承接大型冰雪賽事活動外,還將改造成全時旅游的休閑娛樂度假區域,在雪季提供滑雪以及冬奧會項目體驗等服務,在非雪季提供研學、山地運動等大眾戶外運動服務。”
央廣網
作者: 瀏覽次數: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