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比比招標采購網 > PPP資訊 > 帶動擴大有效投資 銀行業助力基礎設施建設進程加快[2022-12-26]
發布人:比比招標采購網 發布日期:2023-01-16
帶動擴大有效投資 銀行業助力基礎設施建設進程加快
2022-12-26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聯通。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對符合國家發展規劃重大項目的融資支持。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是國民經濟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引領性產業。特別是在當前經濟回穩向上基礎需要進一步鞏固的關鍵時間點,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是擴大國內需求、穩住經濟大盤的重要支撐。
穩大盤離不開金融業的支持。積極落實國家政策,銀行業金融機構靠前發力,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持續增大,助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展望未來,在擴大有效投資方面,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將加大對重要基礎設施項目融資支持力度,通過基礎設施投資基金并配合其他政策激勵,吸引更多銀行信貸與民間社會資本參與到基礎設施領域。預計明年基礎設施投資仍將保持較快增速?!敝袊獯筱y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基礎設施投資基金帶動基建融資加快
6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運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通過發行金融債券等籌資3000億元,用于補充包括新型基礎設施在內的重大項目資本金、但不超過全部資本金的50%,或為專項債項目資本金搭橋。
政策出臺一個月后,農發基礎設施基金有限公司、國開基礎設施基金有限公司相繼成立,并迅速完成首批次項目資金投放。
“基礎設施投資基金拓寬了重點基建項目融資渠道,有效緩解了重點基建項目資本金融資壓力,推動項目盡快開工形成實物工作量,助力穩住經濟大盤?!敝苊A表示,基礎設施投資基金還有助于緩解地方財政支出壓力。
自國開基礎設施投資基金設立以來,國家開發銀行陜西省分行積極推進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在陜落地,為神木至盤塘公路、引漢濟渭咸陽北塬城鄉供水工程、西戶鐵路改造提升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實施精準提供金融活水。
截至目前,國家開發銀行陜西省分行已簽約并投放項目36個,累計投放金額73.6億元,占陜西省基礎設施投資基金投放量的43%,涉及總投資超810億元,覆蓋水利、公路、鐵路、供熱、冷鏈物流、煤電綠色改造、產業園區等重點領域基礎設施建設。
不僅如此,國家開發銀行陜西省分行還堅持暢通金融服務渠道,主動跟進配套融資,通過“投貸聯動”模式,累計向基礎設施投資基金項目提供中長期貸款授信213億元,全力推動項目建設進度“提速”,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今年前11個月,該行累計向陜西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發放貸款超1150億元,支持擴大有效投資,為穩住經濟大盤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撐。
基礎設施投資基金的加快投放,發揮了杠桿效應,帶動商業銀行以及社會資金積極參與到重點基建領域建設?!盎A設施建設項目投資資金量較大,除了項目自有資金外,需要靠外部融資支持,商業銀行為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提供配套融資,有助于豐富其資金來源,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進而推動穩增長。”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
獅子洋通道工程是《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20年-2035年)》提出的新跨江通道,是我國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廣東省“十四五”規劃重大項目,項目總投資504億元,建成后將成為世界跨徑最大雙層懸索橋,對實現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交通圈”具有重要意義。
在獲悉該項目基礎設施基金到位后,交通銀行快速反應,提供配套融資額度30億元,保障項目順利開工建設。此外,交通銀行還為清遠清新至廣州花都高速公路項目、長春至深圳國家高速公路河源熱水至惠州平南段改擴建項目提供貸款支持?!督鹑跁r報》記者從交通銀行了解到,截至目前,該行已為大灣區內30余個基礎設施基金項目提供配套融資額度超400億元。
農業基礎設施補短板持續推進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農業領域的補短板同樣至關重要。
“農業基礎設施是農業繁榮的關鍵,但農業基礎設施的主要投資方是財政,而財政對于農業基礎設施短期的投入能力十分有限,利用金融可以實現多渠道融資,來打造更多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農業基礎設施項目,有效提升農業生產效率?!闭憬髮W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近年來,農業銀行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將金融服務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全行經營工作的重要內容,強化統籌部署,聚焦關鍵領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為了精準服務農田水利建設,農業銀行與水利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對做好水利基礎設施重大項目金融服務工作進行全面部署。與此同時,對農田水利設施、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領域,農業銀行堅持落實清單制對接服務,對重大水利項目實行“一項目一團隊一方案”,實現對有效信貸需求、綜合金融服務和建設周期的三個“全覆蓋”。
在甘肅,農業銀行甘肅省分行組建服務團隊,省市兩級行同步調查、平行作業、上下聯動,全力支持甘肅省水務投資公司承建的重大水利工程和城鄉配套供水項目,有效解決當地城鄉居民生活飲水困難,改善工業及農業灌溉用水條件,促進生態環境改善。
《金融時報》記者從農業銀行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末,該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貸款余額達1.4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7.3%。其中,農田水利貸款余額931億元,較年初增長15.9%。
預計明年基礎設施投資仍將保持較快增速
基礎設施建設是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抓手。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穩經濟決策部署,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發揮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作用,扎實推進基礎設施投融資工作,支持重大項目建設。
“交通銀行堅持‘授權能授盡授、資源應配盡配、授信即到即審’,通過優化專項授權、開辟審批及放款綠色通道、建立同業評審互認機制、優惠利率和資金成本減免等專項政策舉措,持續加大對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支持力度?!苯煌ㄣy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明年我國經濟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在海外需求前景趨緩的環境下,推動內需恢復成為穩住經濟大盤的重要抓手。其中,需要充分發揮有效投資在經濟增長中的關鍵作用?!敝苊A表示。
業內專家表示,預計明年基礎設施投資仍將保持較快增速?!皬拿髂甑那闆r看,穩增長仍然需要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發力,預計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將延續使用,商業銀行也需要提供相應的融資支持?!眾滹w鵬表示。
農業領域的基建補短板同樣會持續?!懊髂辏鹑趯⒗^續加大農業基礎設施投入,補短板依然是2023年財政的主要方向,農業補短板就是推進水利、灌溉等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而金融機構也有優化投融資結構的需求,兩方面一拍即合,將有更多的金融機構看好農業基建領域的業務。”盤和林表示。
金融時報
作者: 瀏覽次數: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