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比比招標采購網 > 行業聚焦 > 四川:達州市公共資源交易優化營商“軟環境” 鑄就發展“硬實力”[2023-2-9...
發布人:比比招標采購網 發布日期:2023-02-09
2022年12月30日,“大竹縣某小額工程的中選結果公告”在達州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的“小額工程網上超市”進行了公示。“僅僅3天時間,這個項目就順利選中了施工企業,項目預算總價為971800元,成交價為895000元,節資率7.9%,通過‘小額工程網上超市’交易真是又快又省。”該項目業主說……不僅收獲了單個業主的肯定,達州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還收獲了:以“全省第一”的佳績成功創建“四川省示范交易中心”;小額工程網上超市榮獲第三屆數字四川創新大賽數字政府賽十大“優秀案例”;成功創建市級文明單位......隨著“決戰四季度 大干一百天”的結束,在距離2023年全省兩會不到10天的時間里,達州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2022年成績單。
一、因癥施策、織牢圍標串標“防護網”
“EPC模式的濫用曾經是讓我們最為頭痛的問題。”達州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EPC模式即設計施工總承包,雖然該建設模式有利于企業加強對整個項目的統籌規劃和協同運作,但EPC項目招標對投標企業的資格要求往往較高,滿足投標要求的企業數量也不多。一些“別有用心”的招標人利用EPC項目這一特性,將規模不大、技術要求簡單的項目也實施EPC方式,以減小競爭,達到“意向企業”中標的目的,EPC模式逐漸淪為了圍標串標的控標方式。
為遏制全市EPC模式濫用,達州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主動作為,積極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獻策,促使全市“收緊”了EPC模式的“口線”。《達州市本級政府投資工程項目采用設計施工總承包(EPC)模式的指導意見(試行)》明確了EPC模式的適用范圍和審批程序,對規范EPC項目運轉,凈化招投標環境具有重大的意義。同時,全市還收緊了招標過程中綜合評分法的使用,為公共資源交易“1+2+3”監管體系構建夯實了基礎。
在“收緊”部份口線的同時,達州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在提高交易質效和強化大數據監管上同步發力,全力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我們堅持‘線上線下同步走,防疫交易兩不誤’原則,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建立重點項目、應急項目、民生項目等綠色服務通道,采取專人對接、壓縮時限、5+2延時服務、不見面開標、異地遠程評標等方式,切實保障全市項目如期進場交易、早日開工建設,有力穩住全市經濟大盤。”該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已完成重點、民生項目91個,涉及金額149.31億元。與廣元等省內10個市(州)和重慶、湖北、河南等8個省外地區常態開展異地遠程評標,努力實現優質專家資源共享,不僅能較好破解“常委專家”被圍獵問題,而且降低了疫情防控隱患,保障了交易安全平穩運行。全年累計開展異地遠程評標項目149個,成交金額109.42億元。制定了《公共資源交易數據統計分析管理制度》,利用大數據分析系統,及時發現并向行業主管、紀檢監察部門移送各類交易項目不良行為及問題線索2000余件,特別對招投標系統治理中查處的涉案企業違規參與招投標、項目交易節資率嚴重偏低等異常情況進行了重點排查,有力地打擊了招投標環節圍串行為。自2022年9月以來,實際交易工程建設項目492個,成交價155.34億元,平均節資率6.23%,節資率大幅提升。其中,10月節資率上升至8.33%,創歷史新高。
二、惠企便民,當好營商環境“店小二”
“大力發展民營經濟、開展營商環境提升行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是出現在近日召開的四川省經濟工作會議里的關鍵詞。為全力以赴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中小微企業克服困難,達州市一直在行動。“我們深入推進‘一網通辦’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消除全流程電子化交易盲點斷點上精準發力,加快實現交易‘不見面’服務全覆蓋,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甚至不跑腿’。”達州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當地不斷拓展“不見面”交易覆蓋面。實現工程建設、政府采購、國有資產等17個小類別項目交易由線下“面對面”到線上“鍵對鍵”的轉變,交易效率大幅提升,交易制度性成本大幅降低。全面推行檔案數字化轉型。實現電子檔案自動歸集,檔案查詢“一鍵秒查”,切實提高檔案管理服務工作效率,保障檔案安全。累計為市紀委、市公安局等28個部門(單位)和市場主體,提供紙質、音視頻和電子檔案查詢服務171次,涉及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等各類項目400余個。
此外,為提升交易主體感受和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達州市交易中心踐行“四零”服務準則,深化“五減”工作,建立了內部監管預警系統,制定了《交易項目業務流程辦理時限預警方案》,建立工作臺賬30余類,將其嵌入OA系統,為推動工作落細落實提供了有力保障。全面梳理服務事項,從受理到發布中標公告各環節在不違背法律法規基礎上,將時限縮短到極致。深入開展電子保單保函業務。擴展保單保函企業類別,與6家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著力提高保單保函現金替代率。累計完成保單保函6893單,為企業降本減負和釋放現金壓力12.71億元。
三、改革創新,示范引領發展“新標桿”
作為地方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如何提升公共資源配置的效率和確保公平性,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達州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中心給出的“路徑”是改革創新。“我們依托‘雙超’建設,來完善交易機制。”該負責人告訴記者,“雙超”建設即中介超市和小額工程網上超市兩大項目。當地采取將中介服務和小額工程納入全市公共資源交易目錄、納入年度目標績效考核、納入財政撥款支付要件,以及加強與市紀委監委、市委目標績效辦等部門聯合督查等非常舉措,推動“雙超”工作在市縣鄉村四級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有效減少紅頂中介、線下交易等行為。目前,中介超市服務事項進一步擴展,從18項增加至98項,實現全市行政審批服務事項全覆蓋。小額工程網上超市榮獲四川省第三屆數字政府創新大賽“優秀案例”。
2022年,川渝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一體化戰略合作步入深水區。為深入貫徹川渝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一體化戰略,達州在與成都市交易中心達成常態化合作協議的基礎上,深化與重慶地區合作,在土地交易、異地遠程評標等方面達成合作協議。修訂市級公共資源交易目錄,按照只增不減原則,在《四川省公共資源交易目錄》公布8大類22小類的基礎上,增加至11大類25小類,積極引導各類項目進場交易,力爭實現“平臺之外無交易”。同時,達州還不斷創優營商環境。把“微改革、微創新”作為落實“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堅持問題導向,大力推行“暗標”評審、業主代表與評標專家“不見面”評標和在線發放專家勞務費用以及擴大專家抽取范圍(由原川東片區擴大到川北和川中)等49項微創舉措,在創新中進一步提高服務質效。堅持破立并舉,常態長效,強化制度建設,充分發揮“見證員”和“守門員”作用,緊緊圍繞全市 “一區一樞紐一中心”目標,為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達州新篇章貢獻交易智慧和力量。
來源:四川省政務服務和資源交易服務中心